笔者认为,中国文化艺术历史悠久,从诗词歌赋到书法绘画,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,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国人传承,每一个中国人似乎都能倒背如流出几首唐诗宋词,从李白的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”到杜牧的“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” ,都是一幅用文字描绘出的山水图画。再看中国绘画,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、性格、心理、气质,以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。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及近现代绘画,哪一幅绘画作品不是以山水、人物、花鸟内容作为创作源泉?工笔、写意、泼墨、没骨哪一种画法不吸引着国人的欣赏眼球?可以这样说,中国艺术含蓄美的审美理念深深扎根于中国大众的心灵,它是雕刻在脑海里的“满园春色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”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”的诗篇,更是悬挂在心灵里的八大山人《荷塘逸趣》 、吴冠中《春风又绿江南岸》的不朽画卷。
当“中国式摄影”遇见了中国文化艺术,拍客们情不自禁地把这样一种艺术形态巧妙地融入到摄影艺术里,以影拍画、以画创意、以实写虚、以暗为墨、以白为淡,或是浓墨重彩、或是水墨丹青。好一个“中国式的画意摄影” ,把影像“国画”了,把光影“水墨”了,把西方的摄影术“中国化”了!